(空調“除濕”製冷又省電 但空氣更幹燥且傷壓縮機)
紅網長沙8月3日訊(時刻新聞記者楊淑華)“最近在朋友圈裏一則消息,說空調在除濕模式下可以製冷又省電。”長沙市民市民張女士反應,她特意試了一段時間感覺降溫效果還不錯。對此,她表示疑惑,空調“除濕”與“製冷”到底有什麽不同呢?
空調“除濕”製冷製冷又省電,這個說法到底靠不靠譜?為了體驗“製冷”和“除濕”的不同,8月3日上午,紅網記者做了一個實驗進行調查驗證。
實驗空調“除濕”模式確實可以降溫又省電
記者用以測試的房間為大約20平方米客廳,空調為普通的變頻空調。溫度計顯示,8月3日上午客廳內室內溫度為31度。
開啟“除濕”模式15分鍾後,溫度慢慢降了下來,並穩定在了26攝氏度。隨後,記者關閉了空調,等室內溫度升至31攝氏度後,再次打開空調啟動“製冷”模式,溫度設置為26攝氏度,不到10分鍾後,室內溫度降了下來並維持在26攝氏度。
之後,紅網記者進行“製冷”模式與“除濕”模式下空調耗電量的測試,先將客廳的溫度通過空調降至26℃,待溫度穩定後再進行實驗。“除濕”模式下,室內溫度維持在26攝氏度時,一個小時的耗電量為0.46度,“製冷”模式下,室內溫度維持在26攝氏度時,一個小時的耗電量為0.74度。
測試對比
製冷模式
原始室內溫度
31攝氏度
31攝氏度
降溫速度
不到10分鍾下降並維持在26攝氏度
15分鍾後下降並維持在26攝氏度
50%
40%
耗電量(每小時)
0.74度
0.46度
體感
比較舒適
明顯感覺更冷,空氣幹燥。長時間呆在室內,呼吸時,空氣對鼻腔刺激較大
同一台空調同一房間內“除濕”與“製冷”模式下的實驗對比數據
專家長時間用“除濕”功能會損壞空調壓縮機
通過實驗結果發現,空調在“除濕”模式下確實可以製冷又省電。空調售後楊師傅說,除濕和製冷的溫度都可自行調節。但除濕屬於壓縮機低頻運轉,製冷是壓縮機快速降溫,相比而言除濕功能會節能、省電。
悶熱潮濕的天氣,開啟“除濕模式”,會把空氣中的水氣迅速排出室外。同時,空調會繼續吹出冷風,保持室內溫度的適宜,壓縮機和室外機也會適當停止運轉一段時間,這比單純的製冷模式要節約不少電力。
有著10家電維修經驗的秦師傅說,除濕模式更適用於梅雨季節水汽較多的時候,目前長沙的氣溫居高不下,空氣比較幹燥,空調濕度本來就小,若為了省電一直使用除濕功能,空氣會比較幹燥,不利於身體健康,而且長時間開啟除濕模式會損壞壓縮機。
秦師傅建議,溫度相對較低、濕度較大的晚上開啟除濕模式,以達到調節房間溫濕度的效果,而若室外溫度很高,且空氣很幹燥,就不要長時間開啟除濕模式,以免損壞壓縮機。一般室外溫度高於40℃時,還是“製冷”好一點。